远征星辰大海,不负花样年华。
6月20日晚上六点半,华阳中学的学术厅里,灯光渐亮,音乐渐起,学校的第21届艺术节晚会,在盛夏六月,和全校师生家长准时相约。
晚会从下午6点半举行到晚上10点,节目涵盖了歌曲、舞蹈、乐器演奏、舞台剧、服装秀等多种类型,除了数百名学生及老师现场观看,还通过视频号面向全体家长直播。
(资料图片)
数据显示,晚会吸引了7000余人在线观看,并收获近10万点赞。
虽然这是一场有着21届传统的艺术节,但是,很多家长甚至部分坐在台下的老师都不知道,今年的这场艺术节晚会,从策划、导演、组织、联排等工作,全部由11位中学生独立完成,共耗时近2个月。
晚上10点,当最后一个节目表演结束时,全体嘉宾和学生都纷纷起立,向晚会策划团队致以长时间的热烈掌声。
回顾台前幕后近2个月的历程,很多在现场的老师都有些激动:“两个月前,当由学生来全权完成这台演出的想法被提出时,坦白说,大家心里有疑惑,有担心,但是今天,孩子们用最完美的一台晚会向我们证明了他们真的可以做到。 ”
为什么会想到让孩子们自主来完成这台艺术节晚会呢?
校方表示,主要基于两点考虑,一是既然叫“学生艺术节”,就该把整个台前幕后完全还给学生,“唱他们喜欢唱的歌,跳他们喜欢跳的舞,让他们玩开心,玩尽兴”;其次,虽然中学生学业压力不轻,但成绩只是一时的敲门砖,最终决定一个人一生能走多远的,一定是创新实践能力,“这才是可以受益终身的核心竞争力。”
一个特别的想法:
面向全校招收筹备组成员
把舞台完全交给学生
每年六月的艺术节庆典晚会,是华阳中学多年来的固定传统之一。
之所以选在六月,一是可以给高三和初三学生送上一份特别的毕业祝福,二来也是给其他非毕业年级的考前放松活动,让大家以一个更轻松的状态迎接期末考试。
其实关于艺术节的举办,学校已经有一套非常成熟的流程:确定时间,向各班征集节目,老师指导,彩排,正式演出。至于舞美、灯光、摄像等内容,学校也有合作过多次的专业团队。
学生们需要做的,就是租好衣服和道具,等着参加表演就可以了。
不过,此前因为种种其他原因,学校艺术节一度停了两年,不少同学都十分惦念。
本次活动发起人郑诗怡同学告诉红星新闻记者,在得知今年可以恢复举办后,大家都很高兴。
她回忆,原本还是会像以前那样按照活动流程推进即可,但是,在与学校前期沟通时,学校的回复让她有些意外:发起人先招募成立筹备组,此后晚会所有事务均由筹备组全权独立商议决定,老师们可以了解进展,但绝不插手事务安排。
也就是说,整台艺术节,从台前到幕后,全部交给学生们自己办。
▲策划团队在提前进行排练、沟通
这个思路,让郑诗怡有些始料不及,虽然忐忑,但也有些小兴奋,“毕竟,也算是在挑战一个从来没有人去做过的事情”。
这位初一的女生很快就正式开启了第一步:面向全校招募筹备组成员。
如何让大家全面知晓招募的事呢?郑诗怡想到的第一个方法,是借助学校公号,同时发动老师们的朋友圈,以此保证信息全覆盖,“不管同学们是否愿意加入,但我应该让他们都知道有这样一个招募,这样也能保证招募的公开透明。”
为了方便大家报名参与,团队顾问叶锦波随后还想了一个优化方案:做一个小程序表单,同学们扫码进去就能登记信息和报名。
▲顾问叶锦波为艺术节所做的报名表单
经过一个多月的招募,来自初一、高一以及高三的11名同学成功完成组队。人员到位,分工也跟着明确下来:组长黄唐皓月、副组长袁野木兰,组员黄娜、魏志悦、钟雪、屈蕊涵、李雨佳、郑诗怡、赖瑞曦、尹玺,顾问叶锦波。
▲策划团队所制定的人员分工任务表
但问题接踵而至:大家年级不同,学业安排不同,如何协调时间呢?
郑诗怡介绍,平时大家一般都集中在周末抽时间进行沟通,同时,充分利用好放学以及大课间的时间,“争分夺秒,尽量高效。”
至于11个人的具体任务分配,则是看每个人具体擅长的方面,比如,有的同学擅长交流沟通,就承担招商和外联任务;有的同学擅长写作,那就主抓申请方案以及活动报告。总之一句话,“让大家都能找到适合自己且最能发挥自己能力的岗位”。
一场不断“打怪”的旅程:
仅安全方案就修改近十版
沟通次数已经记不清
在5月完成分工时,这群十多岁的中学生们当时还不知道,他们将要面临的难题会远超他们的预期。
第一个要解决的难题,是演出内容。
组长黄唐皓月介绍,在得知艺术节即将举办的消息后,全校同学参与热情非常高,总共有100多个节目报名,“整个团队都被同学们的热情和才艺震惊了,原来学校里‘藏龙卧虎’。”
但摆在他们面前的现实问题是,100多个节目该如何选拔呢?
黄唐皓月说,筹备组主要做了几个方面的考量:首先,为了保证整个晚会的可看性和节目的丰富性,要兼顾多种艺术形式,比如,歌曲、舞蹈、乐器演奏、舞台剧等都要囊括;其次,不能伤害每一位报名同学的热情,要保证大家的才艺都能得到充分展示。因此,公开举行海选这个环节一定要有,同时,邀请老师和同学现场观看后打分,再结合复赛成绩来排名,最终决出前32名的节目登上正式演出的舞台。
▲艺术节晚会上的节目
有了节目内容,接下来就要考虑整台晚会的组织了。这也是被整个团队公认最难最复杂以及问题最多的环节。
顾问叶锦波介绍,整个组织工作中,安全和资金是整个团队遇到的两个最大难题。毕竟,活动举办的时间刚好遇上中高考结束,安全是必须摆在第一位的,绝对不容忽视。其次,没有资金支持的话,诸如舞美等效果就很难得到更好的呈现。
但箭已在弦上,这群中学生只能硬着头皮继续一路“打怪”的推进模式。
针对活动安全,叶锦波主动联系了四川天府新区的消防和公安部门,并邀请相关工作人员到学校做了现场评估。
随后,根据评估建议,叶锦波开始撰写安全方案,方案中涉及到了安全预备方案、第三方权威安全机构沟通、安全承诺书签订等等,“以前从来不知道一场活动背后的安全考量是如此多、如此细……方案前后差不多改了近10版,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到位”。
第二个难点就是外联招商,尽可能获得更多资金或者是资源支持。虽然团队全是中学生,但是,叶锦波回忆,在谈的时候,大家还是像正式的商业谈判一样做了充分的前期准备,“一是全面讲清楚我们的活动内容,二是沟通一些置换条件,总之,要想打动别人,肯定就需要站在别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,不然别人为什么要跟我们合作呢?”
这段经历也让叶锦波十分感慨,一是感慨谈判不易,二是自己平时很难有机会去跳脱学生思维,“这次真的像一个商务代表一样去会见、谈判……去的时候是很忐忑的,但回头来看,收获还是很大”。
一台史无前例的晚会:
为同学们的青春定格
也为自己留下一段花样年华
6月20日下午2点,这场近2个月的马拉松开始进入最后几个小时的冲刺。
不过,越是临近演出,整个团队的压力越大,他们要考虑到的问题也更加具体:灯光舞美是否到位,节目是否衔接顺畅,台下的视角是否完备,全程的摄影录像该如何考虑机位……
尽管需要解决的问题一大堆,但是整个彩排现场,依然没有出现一位老师——无论大小难题,依然是这个学生团队解决。
晚上6点半,这场主题为“奔向星辰,花样年华”的艺术节庆典晚会正式拉开帷幕,没有校领导致辞,主持人开门见山,直接进入“玩乐”模式,包括歌曲、舞蹈、小品、舞台剧在内的30多个节目依次上演。
▲艺术节晚会上的节目
尽管台下的掌声、尖叫、欢呼一浪高过一浪,但对于这个11人团队来说,他们无心欣赏节目,“全程神经都是紧绷的,按照各自提前分配的任务,盯紧自己负责的板块。”
当最后一个节目顺利演完,主持人开始说结束语的时候,郑诗怡说,那一刻,悬了近两个月的心才算踏实落地,“所有人是真的长舒了一口气。”
回忆这一路历程,11个人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一个关键词:收获。有人了解了商务谈判,有人学会了统筹意识,还有人学会了团队协作,以及,每个成员都收获到了一份难忘的友谊。
有些收获是看得见的,还有一些收获,则被孩子们存在了心里。
活动举行前一天,整个策划组团队写下《致全体老师的一封信》,信中提到,本次艺术节是华中校史上首次由同学们完全独立策划的活动,对每个成员来说,无疑都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和提升,尤其让大家明白了很多道理,比如“尽小者大,慎微者著”,比如,“积力所举,则无不胜;众智所为,则无不成。”
一段教育视角下的复盘
忍住“包办”的冲动
让教育在过程里发生
以往负责晚会的老师们,在20日晚上,也都坐在了当晚的观众席里,“既是一个观众,也是在做一场教育观察。”
老师们说,从最早提出让孩子们自主完成,到最终看到一台高水准晚会的完整呈现,尽管大家已经在教育行业工作多年,但这种“青春所迸发的创意和力量”,依然令人感到震撼,也更加坚定了学校当初的想法:相信孩子并给他们平台、舞台以及机会。
▲观看艺术节晚会的同学们
回顾整个过程,老师们坦言,要说丝毫不担心也是不可能的。“比如,安全报备,孩子们最早连找谁都不知道,也完全不懂”,学校也曾经想过要不就由老师来负责报备工作,孩子们就只是负责舞台。但大家最终还是忍住没有“出手相助”,“现在回忆起来,忍住了去包办的冲动,是对的。”
有老师告诉记者,从成年人的视角来看,有时候想去帮孩子做一些事情,虽然出发点是好的,但其实也毁掉了一次让孩子去经历的机会。“教育的发生,有时候往往就在过程之中。让他们去经历一次,胜过于讲一千次道理。现在的孩子缺的不是表演的舞台,而是去经历的机会。”
为此,当天的艺术节舞台,也特别为这11个学生策划团成员留了一个小小的环节:全体走上舞台,并现场分享了办晚会的感受。
这也是整个艺术节中,学校唯一真正“插手”了的地方——以这样一个小小的环节,既是表达对孩子们的感谢,也是对他们的一份尊重和肯定。“虽然这11个学生在这届艺术节上没有全部上台表演,但他们依然是这台晚会的主角,理应得到最热烈的掌声。”
红星新闻记者 殷建
编辑 成序
(下载红星新闻,报料有奖!)